香港民意研究所目前面临严峻的财政困境,2024年的收入较2023年下降约三分之一,机构已连续多年入不敷支。香港民意研究所官网截图
香港民意研究所于周四(9日)举行记者会,公布未来一年发展方向,并解释重新定位的决定。研究所指出,面临财政困境,将缩减特首评分、身份认同等电话民调的频率,至每3个月1次。此外,研究所计划发展会员服务及开拓民意资讯市场,以支撑未来至少半年的有限度研究工作。研究所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锺庭耀表示,曾考虑今年退休,但最终决定继续留任,强调:“留下来,不是为了抗争,而是为了坚持。”最近被港警百万悬红通缉的民研前副首席执行官锺剑华指,尊敬锺庭耀为研究所寻找出路,开发涉及民生议题的研究。
刚卸任世界民意研究协会(WAPOR)主席职务的锺庭耀回忆,过去两年他作为该协会近80年来首位华人主席,经常被外国同事问及香港的情况,他选择谨慎回应,指出“香港虽然在倒退,但我们(香港民意研究所)仍在运作。”
港警国安处曾到香港民意研究所搜查检走电脑服务器等物资。香港民研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锺庭耀更入禀高等法院,要求警方交还资料。(路透社资料图片)
锺庭耀:坚守信念,不会离港
对于有朋友建议其离港或研究所“光荣结业”,锺庭耀坦言曾认真考虑,但最终决定作罢,因他未完成全球舆论研究教科书等承诺,并补充决定留港“不是为了抗争,而是为了坚持”。
锺庭耀指出,自己在民意研究领域工作超过35年,亲历由盛转衰的过程。他认为研究所能得到市民的支持,既是一份厚爱,也是一份责任。他提到自己少年时期对天文学的热爱,从中领悟了对真理的执著,希望透过科学数据“服务香港”。他呼吁港府与执法者认识民调的正面作用,避免因政治原因导致收集不到真实数据,或依赖虚假数据,最终损害整个社会。
锺庭耀说︰“我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应该说实话、说真理。我们用科学民意调查,目的是想找寻真理,和我小时候想成为天文学家的梦想是一模一样,所以我认为,既然现在我们留下来仍然能继续工作,不是为了抗争,而是我们可以继续找寻真理。真理是不会因人、因地制宜,科学研究结果应该是放诸四海皆准。”
香港民意研究所目前面临严峻的财政困境,2024年的收入较2023年下降约三分之一,机构已连续多年入不敷支。锺庭耀表示,研究所每年的委托研究收入,仅为以往在香港大学工作的十分之一,形容现状“相当严峻”。
最新6名被通缉的港人,其中有4名现居英国,当中3名已前后向传媒确认,被通缉后获英国当局联络,其中锺剑华向本台指,警方曾向他了解有没有被威胁。(粤语组制图)
前副首席执行官:目前财政困境是预料之内
最近被港警百万悬红通缉的锺剑华,在2020年从理工大学退休后,曾短暂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所担任副首席执行官。他表示,研究所自从脱离香港大学后,虽然通过众筹获得初步营运资金,但这笔资金难以支撑长期运作。目前,研究所的营运主要依赖商业委托、市民订阅和数据销售。然而,当前的社会氛围令他担心财源终将枯竭。
锺剑华说:“这可能正是香港政府想达到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阴干’他们(香港民意研究所)。他们现在几乎无法接到任何委托,以前政府部门找他们做的调查,例如警务处、香港电台已经全部消失,就连一些学院和私人机构的委托也逐渐减少。他们曾试图依靠市民订阅或销售数据来维持运作,但据我了解反应不佳,所以目前的财政困境完全是预料之内。”
锺剑华提到,前同事锺庭耀是香港历史上,少数能够持续进行系统性和全面性民意调查的学者之一,民意研究所是他的职志所在。他相信,只要锺庭耀的健康状况和经济条件许可,他一定会努力延续研究所的运作,并尊敬锺庭耀为研究所寻找出路,开发涉及民生议题的研究。
在2020年从理工大学退休后,曾短暂加入香港民意研究所担任副首席执行官的锺剑华早已离港赴英。目前他被港府通缉,强积金被冻结。(本台资料图片/石头摄)
民研财困缩减电话民调次数
锺庭耀认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营运状况,包括政治局势紧张、疫情蔓延、经济低迷,以及社会逐渐忽视甚至有意贬低民调的价值。
为应对困境,研究所表示将压缩特首评分及身份认同等电话民调的频率,由每周1次减至每3个月1次。虽然数据敏感度将不可避免下降,但希望在有限资源下保留过去30多年的历史数据记录。未来若能得到公众支持或市场需求增加,则可能重启部分调查项目及提高频率。
专注专题研究推动会员增长
研究所计划集中资源进行专题研究,并以网上群组调查等更节省成本的方式进行。例如2024年12月完成的㓥房管制研究,其首轮调查结果将于下周公布。此外,研究所还计划推出3个客席专栏,由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新闻工作者杨健兴及学者陈家洛撰写,提供专业分析。
锺庭耀强调,希望吸引更多市民成为会员,以支持研究所的长远运作。目前研究所有约140名会员,每月会费收入仅约2.5万元,但是一个定期进行的电话抽样民意调查,要价24万元;锺目标是将会员人数翻4倍。
民意研究所30多年来政治争议繁多
锺庭耀领导的民意研究所,其前身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长期处于政治争议的中心。2000年7月7日,锺庭耀发表文章指前行政长官董建华曾透过特殊渠道施压,要求停止进行政府民望调查。2004年立法会选举期间,锺承认接受“美国全国民主学会”(NDI)资助进行政党发展调查,引发政界关注。同年9月,锺否认收取来自英美资金共约115万港元进行选举民调,并指控外界抹黑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
随着2019年《港区国安法》实施,锺庭耀在政治压力下脱离香港大学,成立香港民意研究所。自1993年起,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每年发布“六四民意调查报告”,但2023年6月,该报告的发布被港府以“风险评估”为由取消。同年,香港民意研究所宣布取消公开8项民意调查结果,其中包括“港人中国人身份认同调查”,并将部分调查转为内部参考或付费服务。
此外,2021年1月,香港警方国安处曾搜查该研究所,指控其与香港民主派初选有关。2022年4月,锺剑华宣布离开香港前往英国。2024年12月,香港警方通缉锺剑华,指控他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及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2025年1月9日,锺剑华向传媒透露,由于港府发出通缉令,他无法登录强积金账户,且在港的3个银行户口无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