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一类的共党细胞在中国各中学里难发生效力。年青的学生们多在进入大学后才加入共产党,普通多在大学一年级。共党了解大一学生的心理。大一的学生正在开始尝试独立,他已不是一个小孩子,但他也尚未成人,他已能发现自我,而渴望表现他的个性。这就是共产党要集中精力去争取大一学生的原因。共产党对这些年青的学生所下的功夫较对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学生要加倍,同时集中力量于华南及中部来的学生,学校中以这一带的学生所代表的力量最大。
这些青年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不像北方学生那样清楚,北方学生的家庭从一九三○年后便尝到共产党控制或共党影响的滋味。南方及中部各省的学生,当共产党横行该地区时(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七年)他们还未出生。这些青年学生一旦接受共产主义,即使是部分接受,也对共产党发生莫大的价值,因为他们会将共产主义带回他们的家乡。由于中国重视读书人的传统,当这些学生回家时他们的谈论便受人重视,他们写回家的书信被人传阅,被热烈的讨论,不停地传播出去。共党由这种间接的方法得到很大的成就。假如一个在这文化首都,政洽思想中心地的大学学生表示他相信共产主义将造福中国时,他的家属,亲戚,邻人,朋友等也都会相信如此。共产党的干部,鼓励学生们作过份的政治活动,共党阿谀他们假装着征求他们的指示与意见,以期决定他们家乡地方的政治问题。他们用尽方法使他相信他自己是一个“现代人”,是政治上的权威。
另一方面,对付反共党学生们的手段则是无礼的横暴的,而最重要的是不停地予以打击。我认得一个大学的学生,他有一天带了一本反共产主义的书籍到教室去,那本书是一本有系统的思想研究著作,对马克斯的理论有所讨论。共党职业学生立时指责他是“国特”。另一个高叫说他是“国民党份子”,“叛逆时代的人”。这就是携带或阅读反共党书籍的学生所遭受的标准待遇。他们随时受到攻击而无法进修。许多正直的学生为了要安静地进修功课而携带几本共党书藉以欺骗那些捣乱者。但没有人敢直接反对共党学生,因为他们像是如此的有力量。几个共党们便造成巨大的喧扰,并成功地造成革命的空气,这正是达到共党目的所需要的一种情况。
蒋委员长对学生的态度与共党完全不同。他常希望学生们多读书,少参加政治活动。他并非要减少学生们对政治的兴趣,而是他认为学生干涉政治事件对国家不利。因为学生们太年青,见识尚未成熟,经验也没有,如过早参加政治,对其本身不利,对国家也不利。另一方面共产党则完全相反,他们不但鼓励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甚至强迫他们干涉政治。他们这样作法有两个目的:这样可以扰乱国家,在杂乱无章下使共党可以找到他们所需要的那些人群中的活动分子,在那喊叫游行示威的学生群中,在大都市暴动在小地方倡乱的学生中,他们猎取那些他们可以抓住的领袖而加以共产党的训练。
我记得在一九三六年共党曾在汉口煽动学生在蒋委员长的官邸前面游行。他们拿着煽动性的旗帜,列成队伍,走前几步,又退后几步,整夜破喉高叫:“打倒日本,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那时蒋委员长正在积极努力整顿内政,加强国家力量,以有把握对日本作全面战争。他正在争取时间。
共党第三国际使用所谓联合阵线,中国共产党忠实地追随着第三国际,随后他们又忠诚地遵守胡俄的命令。共党的训练也是追随着国际共党的指示。俄国控制的国际共党命令中国共产党不停地破坏阻挠蒋委员长的努力时。委员长正全力负担起中国的内政与外交的责任。另一方面,不遵守法律的共党匪徒伪称自己为爱国,目的仅在破坏政府避免危险和过早且鲁莽对日战争的努力。
一九三五年,共产党组织民众反日运动,要求政府武装人民,鼓励非共产党集团及各军队派系等联合反日,使国内反日情绪达到高潮。当时中央政府只有在两条途径中选择其一:立即抗日或压制反日的爱国情绪。但在爱国情绪未形成有支配性的力量前,政府只有采取后一途径。同时苏联自然尽力避免日本的挑战,使日本找不到借口向俄国发动战争,而中国共产党却尽力促使中日战争早日发生,以减少日本对俄国的威胁。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是牺牲中国换取俄国的安全。
那时学生们对共党帮了莫大的忙,他们盲目地参加共党职业学生的工作仅为了年青好胜心与粗野精神,渴望著作一些“时髦”和“勇敢”的事。由蒋委员长对一九三六年汉口学生在其官邸附近游行一事的处理,可以看出他对这一切事情的内幕知道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对那些整夜喊叫的学生尽量忍耐。次日清晨他和几位官员走下门阶来,带着许多纸张,桌椅,安放在门口,学生们惊奇地停下脚步,当委员长举起手来请大家注意时他们停止喊叫,肃静下来。蒋委员长立时向他们演说:
“我同意你们,我们必须抗日。”蒋委员长说。“我也要对日战争,但我认为中国尚没有充分的准备以应付此一全面的战争。这对我们的人民是一个巨大的牺牲与苦难,在这种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形下,我怀疑是否能得到胜利。我要确保人民的牺牲与苦难不致枉费。我重复说一句,我渴望着对日作战像你们一样。所以如果你们诸位年青人准备牺牲,现在我只有接受。”
那些学生惊讶非常。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其中一些学生带动地欢呼起来,其他的静静地等在那里。委员长更举步向前直接与学生交谈,态度严肃而极为恳切。
“诸位中凡渴望为祖国牺牲的走向前来,在这里签名,报名到我们的军校来,我将加以训练,作为我们军队的官佐,使你们有为祖国对日本作战的机会。”
一切都静止下来,委员长和官员们等待着。大多数的学生都偷偷溜掉。仅仅极少极少数走向前来签名接受委员长所供给他们的报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