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误导
近日,中国各大媒体加强火力批判美国推广的燃料乙醇,抨击美国在全球一些地区出现粮荒之时,还将大量玉米做成乙醇用来解决自己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央视旗下自媒体品牌“玉渊谭天”点击率很高的《全球粮荒,美国放火烧粮?》,就是典型论述。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分析认为,美国推广燃料乙醇和非洲粮荒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依据,玉米是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种植。事实上,中国也曾力推发展玉米加工的燃料乙醇,其工业用玉米也达到了8000万吨,占到玉米总消费量的26.7%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小蜂整理/制图
深度分析:
长期以来,美国推广的乙醇汽油受到各种诟病,最近中国各大媒体更是加强了火力,抨击美国在全球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将大量玉米做成乙醇用来解决自己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如央视旗下自媒体品牌“玉渊谭天”创作的《全球粮荒,美国放火烧粮?》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转发。
该文章从全球粮食危机说起,“在非洲粮食告急之时,世界玉米产量最多的美国,却正在把玉米——这种非洲人急需的主粮作物大量‘烧’掉。”进而提到美国为了应对油价上涨而批准乙醇含量占15%的E15汽油上市,并讲述了美国政府不顾业界反对在国内推行乙醇汽油的历史。
同样的说法还另有一个视频版《全球上亿人忍受饥饿的同时,数亿吨的粮食正被做成燃料烧掉。#美国如何炒作粮食危机#》,其中更分析:
“美国的燃料乙醇几乎都是玉米加工而成的。但粮食到乙醇的转化率低,三吨的玉米只能产出一吨的乙醇。因此玉米没少烧,成效却不高。”
世界上的饥荒问题是因为粮食被“烧掉”造成的吗?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曾明确指出:“人们常以为造成饥荒问题的主因是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不足”,但报告认为,“冲突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在接纳了缅甸难民的孟加拉,还是动荡的刚果和叙利亚,饥饿问题的发生都与当前全球粮食的总产能无关,甚至与发生饥饿区域自身的粮食产能无关,而与区域的冲突密切相关。
2022年4月的上海市,也曾在短期内因封城防疫,出现大量居民基本口粮断供的人道灾难。
用玉米做燃料乙醇,多个国家都有尝试,中国也曾推广。燃料乙醇本身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早在2017年,为了加快消化库存玉米,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先后发文,提出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的要求。到了2020年,因为玉米储备骤降等原因,中国又暂缓了燃料乙醇计划。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以防止该产业在玉米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影响到粮食玉米的供应——而这也给了中国的各大官媒更多的可以抨击其他国家的底气。
结论:
玉米不仅可以作为粮食种植,也能作为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种植,其用途相当广泛。中国即便是放缓了乙醇汽油的发展脚步,其工业用玉米也已经达到了8000万吨,占到玉米总消费量的26.7%左右,这与美国“烧”掉一亿吨玉米其实不相上下。
世界主要玉米产地国家玉米产量比例及玉米库存比例,图片来源: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17960.htm里面还有很多别的图,下面的行业报告链接里面也有很多图标可供JACOB参考
2022年中国玉米产业分析报告:2022年全球玉米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美两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比重过半——农小蜂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是针对当今复杂媒体环境以及新兴传播生态而成立的新单位,我们本于新闻专业,提供正确的查核报告及深度报道,期待读者对公共议题获得多元而全面的认识。读者若对任何媒体及社交软件传播的信息有疑问,欢迎以电邮 [email protected]寄给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由我们为您查证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