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观察:总理李克强“哪儿去了?”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BBC观察:总理李克强“哪儿去了?”

习*近*平和李克强

习*近*平(左)和李克强的搭档与前任胡锦涛温家宝的搭档的一个明显不同是李的低调。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发表就任总理后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似乎回答了两会前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问题:“李克强去哪里了?”

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前,已有财经类媒体和门户网站梳理并发表了李总理过去一年的工作“清单”,做了哪些调研,出访了哪些国家,在中南海主持了多少次专家座谈会,提出了哪些指示,等等,像是替他作了一份年度工作总结。

观察人士注意到,跟前任总理温家宝相比,李克强在媒体亮相方面明显更低调;与习*近*平相比,李克强的头衔和发表政策性讲话都很少。对此,评论员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值得担忧,也有人认为是自然分工,还有人提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权威主义”说法。

自然分工

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布朗(Kerry Brown)向BBC中文网表示,对于李克强在公共视线中的低调没必要过分解读、过度关注。

他说,“显然,习*近*平是习李搭档中的主导方,掌握了党政军的所有大权,这是一种自然平衡。”

相反,要是二把手李克强特别高调、活跃,经常占据报纸头版,音量超大,比一把手更出风头,那倒容易被猜测是否影响政局稳定,他解释说。

布朗指出,李克强就任总理才一年,这是据估计他可能长达10年的任期的开端,“估计他也不愿过早显山露水;他无疑是个很有技巧的政治人物,表面看是低调,但或许只是在做他的本职工作而已。”

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对BBC中文网表示,低调的不只是李克强;政治局其他几名委员都极少有重要亮相,因为“习*近*平上台后已基本上把各项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政治重现毛泽东时代一人专政的局面。”

林和立说,李克强虽然在政治局排名第二,但经济决策权则握在习手里;李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扮演的角色是执行习*近*平确定的政策。与前任朱镕基、温家宝相比,李的权力“明显降低了”。

布朗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中共产党总书记兼国家主席和政府总理之间关系的问题,胡温时代也这样。比如,某段时间总理温家宝似乎从公众眼前“消失”了,似乎失去了影响力,过些时候又“再平衡”,重新露面。

但是,跟胡温搭档相比,他认为“李克强的地方工作业绩比温家宝强,他的权力基础更广,在中国政治体制内,他是个很靠谱、人脉很广的领导人。所以,他对某个具体问题的意见就十分重要;在他负责的关键经济领域里,你就得找他。”

过去一年里,李克强也发过声,谈城镇化、谈经济发展和行政改革,这些都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他没有就远远超越经济领域的国际事务发表讲话,而那些都属于国家主席和党中央总书记的职责范围。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BBC中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4/0307/377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