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一个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如今不但80、90后对此陌生,甚至白发老人也都淡忘了他。他是中共寥寥无几的几个文革后不能平反的重量级人物。 2007年在中共建军80年活动中,北京军事博物馆推出“十大元帅”像,一身戎装的林彪像赫然现身。外界解读为这是胡温以“只做不说”的低调手法含蓄为林彪正名,不过至今“林彪事件”仍是中共官方的禁区,海内外不少民间人士称其为“天下奇冤”。
为中共打天下 病痛大半生
林彪原名林育蓉。1907年12月5日出生在湖北黄冈,也许是“林育蓉”这个名字太女性化,长相像母亲的林彪幼年时总是体弱多病,1925年到上海报考黄埔军校时,他自作主张把名字改成了林彪,彪是小老虎的意思,随后身体变得强壮起来。
黄埔提前毕业后,林彪补充进国民革命军,参加第二次北伐,随后参加南昌起义,并逐步成为中共最主要的将领,其卓越的军事天赋被称为“常胜将军”和“战神”,蒋介石围剿中共时,林被蒋称为“魔鬼”,中共能赢得内战,林彪当推首功,其部队从零下30多度的黑龙江打到零上40多度的海南岛,林彪为中共打下三分之二以上的江山。
1937年平型关战斗后,林彪被国民党哨兵误认为是日本人而遭枪击,从此留下困扰终生的植物神经紊乱症。第二年在苏联就医时,因西医用药不当,病情加重,致使林彪后来形成怕风、怕水、怕光、怕冷、容易拉肚、感冒、出汗等诸多后遗症,生命似乎又回到了“育蓉”的年代。可以说林彪一辈子大多在病痛中艰难地活着,而那个误伤的士兵未受任何处罚。
至少两次违背毛的旨意
林彪是中共高层少有的敢于当面顶撞毛泽东的人。1937年9月平型关战斗期间,林彪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五次拒绝了毛泽东发来的五封电报,毛强调不要暴露中共军力去做自我牺牲。平型关战斗却让林彪的家人却遭到日军的报复烧毁,林家逃难三年,林彪的母亲和四弟的妻子、女儿等五人死在路上。
在1950年10月所谓“抗美援朝”中,毛提议林挂帅带兵,但林坚决反对出兵,认为“国家刚刚解放,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取得的。我们不如美国,不能引火焚身。”他强调要休养生息,于是以生病为藉口拒绝史达林和毛的出兵要求。
不过作为毛泽东的嫡系中的嫡系,很长时间林对毛忠心不贰。林彪部队总是打硬仗打恶仗,冲锋在前,撤退在后,个人关系上毛林也比较亲密。比如在长征途中,林彪经常给毛送吃的用的,毛不善骑马,林就把自己的一匹驯骡送给他,林还派八名身强体壮、政治可靠的士兵为毛抬担架,好几次都是这个担架班抬着毛奔跑才脱险。毛在江西被黜,生了大病,心情非常压抑,“鬼都不上门”(毛自语),但林彪依然一往情深暗中保护毛。有评论把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比喻成太平天国时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关系,只是林彪的下场惨得多。
共产体制内少有的清醒者
林死后,抄家的人吃惊地发现,在林家只有孔孟的书,而没有马列著作,毛为此下令“批林批孔”。与毛的数典忘祖迥异的是,林崇尚中国传统文化,林相信中医而不信西医,特别是到晚年,他越是远离马恩列斯,越是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在普遍盲从的中共党内,林的思想行为堪称独步。
比如其卧室里的条幅上写苏轼名句:“恃德者昌,恃力者亡,以君子长者之道侍天下,故曰忠厚之至也。”,还有“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以及“王者莫高于周文,拨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慧岂特古人乎?在人主不骄故也。”
对于中共政策,他解读说:“无产阶级专政是独裁。”,“中国革命是革中国人民的命”,“今天打击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加起来就是一大片”,“民主集中制=服从+纪律” ,“大跃进,凭幻想胡来,是蚀本生意,搞得过分,过极了,破坏了个人积极性。对苏联,做绝了,绝则错。”。“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谁不说假话,谁就得垮台。”在为人处世上,林彪秉承中庸之道,“做什么事既不要达不到,也不要过头”。1949年后林彪基本闲赋在家养病,他要学“张良范蠡,急流勇退;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他总是闭门不出,谁来也不见。
表里不一的奸臣恶人
当然,作为中共暴政的主要参与者,林彪个人品行上的节俭自廉,宽厚仁慈等“小善”,绝不能抵消他客观上所做的“大恶”,比如他能认识毛泽东的邪恶,但他依然顺从、并且推波助澜地促成毛的恶行,文革中把毛推上神坛的就是林彪,从而给亿万中国人带来巨大灾难。
在民众眼里,林彪是个表里不一的“奸臣、小人”,比如他给自己定的“三不”:“不建言(免己负责、免争领导之嫌),不批评,不报坏消息(去影射之嫌)”, “三要:要回应、要表扬、要报好消息。”,“勿讲真理,而重迎合”,“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意义,不然是书呆子。”,“闭目养神 照上面办,面带三分笑”。
人都是善恶同在、复杂多变的,回头看林彪的一生,更是光怪陆离,扑朔纷乱,很多事可能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为什么当时就那样干了。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口是心非的奸佞小人不得好死,林彪摔死在他乡,身首异处,也算应了恶有恶报、不得善终这句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