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又称测字或相字。而文字学是测字的基础。我们知道,仓颉造字,不论是象形、会意或形声、假借等等,无不有所依据,从而使中国文字别具一格,独步世界。就以诗词、联语、妙对、灯谜以及测字来说,哪一国、哪一种的文字能做到这一点?
拆字和文字学有密切关联,经验阅历更不可缺。这种高深、有趣的中国古老哲学,早已被古人、前辈艺术化了!拆字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始于周代,盛于唐、宋,在这方面,明、清也是人才辈出。而唐宋年间有几位代表性人物,如:袁天罡、谢石、李淳风及邵康节(邵雍)等,都是个中翘楚。
而算命、卜卦并非仅是中国人所发明、独有的,古希腊、罗马、巴比伦等古国皆有。但是,我国的卜卦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灵验性,常能使人拍案叫绝,称奇不已。过去有许多有大成就的命理学家,如:万育吾、张神峰、徐子平、刘伯温等等,他们都有专门的著述。像他们的《琼玑三盘赋》、《神峰通考》、《渊海子平》及《滴天髓》等等,都是现今命理的巨著。《滴天髓》能在人生过程中的贫、贱、富、贵、夭、寿、吉、凶八字中,看人生的遭遇。
虽然相命、卜卦均有专门著作,可拆字到现在还没有正式著作或理论问世。原因是拆字全凭机锋、高深的学问以及敏锐的反应,三者缺一不可。这绝不是江湖术士所能办得到的,得有几分学问方能测几分字哪!其实任何事儿都一样,没有学问和经验做基础,虽能一时侥幸成功,绝不能持久。因此,具备这种才能的人,除了高深的学养之外,都是集算命、卜卦、测字等专长于一身的,这也是所谓“神机妙算”的由来吧。
太平公主(约西元665→713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么女,也是唐中宗与唐睿宗的同胞妹妹,据说本名叫李令月。长得方额广颐、才貌机敏,而霸气权略,大有母风,因此武后非常宠爱她。
开耀元年,吐蕃求和,点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后不愿她远嫁异邦,为她建立“太平观”,以太平公主为观主,而“太平”就是她的道号,以绝吐蕃求亲的意图。她后来嫁给光禄卿薛曜之子薛绍,而薛绍母亲则是唐太宗之女城阳公主。
这位尊贵无比的太平公主,父为帝于先,母为帝于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封五千户。某日,武后心情愉快、喜笑颜开,赏赐公主宝物细软两食盒以及数百镒(一镒为24两)的黄金。公主虽藏得很隐密,但仍然全部被盗。
武后得知此事,异常震怒,召来洛州长史说:“三日不得盗,罪死!”那个时代,君权凌驾一切,武则天的霸道更甚,只给三天来抓这种巨盗,否则死罪,这洛史何辜啊?长史怕极了,对底下的两个县长下命令:“二日不擒盗者,死!”县长又对手下的捕头说:“限一日缉捕归案,不成必死!”
这捕头懵了,一头大汗,一天不得盗必死,等于是死定了。完了!此命休矣!像个斗败公鸡,东一头西一头的踉踉跄跄乱闯。路过一名卜者摊前,卜者向他招揽生意,他急道:“现在我哪有时间谈这些事?”
“就说嘛!我瞧您老一脸晦气,肯定有什么烦心事儿,何不说出来我帮您合计合计?”捕头一脸不耐烦,正要离去,却听卜者说:“何不写一字代测之?”反正无计可施,死马当活马医,碰碰大运吧!就随手写了个“穷”字。
卜者看了一会,说:“捕头!‘穷’字上乃‘穴’下为‘躬’字,人在穴中躬身者,盗墓者也。”捕头撇撇嘴,不屑的说:“这和盗墓有何牵连?”卜者说:“您想想看,敢盗公主之宝者,身手虽不凡,可如此重量的宝物,肯定无法及时带出县境,必然藏在县内了。”“这不废话嘛!”“您老三思,倘若由您藏这宝物,以何处为最佳?”
这捕头,一早接了这要命的案件,早乱了方寸,哪能集中思想?哪知答案?卜者说了:“藏于墓中最为隐密!”“这……?”又问:“公主失窃是何日?”“昨夜。”卜者一击掌,大声说:“今晨有出殡者,抬棺过此街西行,捕头您速查这丧家葬于何处?”
捕头立刻召集部下,一路追问,终于找到了那个新墓,就是今早抬棺人所葬之处,只见新坟上,有一男一女在哭泣。山风吹过,那女的白色孝服之内,竟然是殷血鲛绡的华丽服饰。捕头更认出了,那男的正是通缉在案的江洋大盗毛三,女的也是个有名飞贼。
当时二贼曾拒捕,但终于被擒,招出宝物即在墓中棺内,果然掘出,一件不缺。二贼自然万无生理,而这拆字者却因而声名大噪,获得赏赐极为丰厚,公主还曾召见呢。
当时卜者是因为记起早上有人抬棺而过,随棺的戴孝亲人,哭而不哀而生灵感。另外,捕头写“穷”字,上面“穴”字即“窃”字首也。况且盗墓者据说若是一人,必然用一绳子,结一死扣套在自己脖子上,躬身棺内,身子后仰,尸体即被带起与盗墓者面对面顶着,这样他就能腾出双手取尸身上的金饰,或剥尸身上的寿衣。所以卜者拆这个“穷”字,真是神奇无比,妙不可言。
如此看来,这些算卦、测字,虽在常人中盛行,可也寓意深远,真正负责任、有道行的人,得有道德操守为主,并结合深奥学理及灵感、见识与经验,方能一举破案。
拆字又稱測字或相字。而文字學是測字的基礎。我們知道,倉頡造字,不論是像形、會意或形聲、假借等等,無不有所依據,從而使中國文字別具一格,獨步世界。就以詩詞、聯語、妙對、燈謎以及測字來說,哪一國、哪一種的文字能做到這一點?
拆字和文字學有密切關聯,經驗閱歷更不可缺。這種高深、有趣的中國古老哲學,早已被古人、前輩藝術化了!拆字源於何時,已不可考。據傳始於周代,盛於唐、宋,在這方面,明、清也是人才輩出。而唐宋年間有幾位代表性人物,如:袁天罡、謝石、李淳風及邵康節(邵雍)等,都是個中翹楚。
而算命、卜卦並非僅是中國人所發明、獨有的,古希臘、羅馬、巴比倫等古國皆有。但是,我國的卜卦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靈驗性,常能使人拍案叫絕,稱奇不已。過去有許多有大成就的命理學家,如:萬育吾、張神峰、徐子平、劉伯溫等等,他們都有專門的著述。像他們的《瓊璣三盤賦》、《神峰通考》、《淵海子平》及《滴天髓》等等,都是現今命理的巨著。 《滴天髓》能在人生過程中的貧、賤、富、貴、夭、壽、吉、兇八字中,看人生的遭遇。
雖然相命、卜卦均有專門著作,可拆字到現在還沒有正式著作或理論問世。原因是拆字全憑機鋒、高深的學問以及敏銳的反應,三者缺一不可。這絕不是江湖術士所能辦得到的,得有幾分學問方能測幾分字哪!其實任何事兒都一樣,沒有學問和經驗做基礎,雖能一時僥倖成功,絕不能持久。因此,具備這種才能的人,除了高深的學養之外,都是集算命、卜卦、測字等專長於一身的,這也是所謂“神機妙算”的由來吧。
太平公主(約西元665→713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所生的麼女,也是唐中宗與唐睿宗的同胞妹妹,據說本名叫李令月。長得方額廣頤、才貌機敏,而霸氣權略,大有母風,因此武后非常寵愛她。
開耀元年,吐蕃求和,點名要娶太平公主。武后不願她遠嫁異邦,為她建立“太平觀”,以太平公主為觀主,而“太平”就是她的道號,以絕吐蕃求親的意圖。她後來嫁給光祿卿薛曜之子薛紹,而薛紹母親則是唐太宗之女城陽公主。
這位尊貴無比的太平公主,父為帝於先,母為帝於後;夫為親王,子為郡王,封五千戶。某日,武后心情愉快、喜笑顏開,賞賜公主寶物細軟兩食盒以及數百鎰(一鎰為24兩)的黃金。公主雖藏得很隱密,但仍然全部被盜。
武后得知此事,異常震怒,召來洛州長史說:“三日不得盜,罪死!”那個時代,君權凌駕一切,武則天的霸道更甚,只給三天來抓這種巨盜,否則死罪,這洛史何辜啊?長史怕極了,對底下的兩個縣長下命令:“二日不擒盜者,死!”縣長又對手下的捕頭說:“限一日緝捕歸案,不成必死!”
這捕頭懵了,一頭大汗,一天不得盜必死,等於是死定了。完了!此命休矣!像個鬥敗公雞,東一頭西一頭的踉踉蹌蹌亂闖。路過一名卜者攤前,卜者向他招攬生意,他急道:“現在我哪有時間談這些事?”
“就說嘛!我瞧您老一臉晦氣,肯定有什麼煩心事兒,何不說出來我幫您合計合計?”捕頭一臉不耐煩,正要離去,卻聽卜者說:“何不寫一字代測之?”反正無計可施,死馬當活馬醫,碰碰大甙桑【碗S手寫了個“窮”字。
卜者看了一會,說:“捕頭!'窮'字上乃'穴'下為'躬'字,人在穴中躬身者,盜墓者也。”捕頭撇撇嘴,不屑的說:“這和盜墓有何牽連?”卜者說:“您想想看,敢盜公主之寶者,身手雖不凡,可如此重量的寶物,肯定無法及時帶出縣境,必然藏在縣內了。”“這不廢話嘛!”“您老三思,倘若由您藏這寶物,以何處為最佳?”
這捕頭,一早接了這要命的案件,早亂了方寸,哪能集中思想?哪知答案?卜者說了:“藏於墓中最為隱密!”“這……?”又問:“公主失竊是何日?”“昨夜。”卜者一擊掌,大聲說:“今晨有出殯者,抬棺過此街西行,捕頭您速查這喪家葬於何處?”
捕頭立刻召集部下,一路追問,終於找到了那個新墓,就是今早抬棺人所葬之處,只見新墳上,有一男一女在哭泣。山風吹過,那女的白色孝服之內,竟然是殷血鮫綃的華麗服飾。捕頭更認出了,那男的正是通緝在案的江洋大盜毛三,女的也是個有名飛佟?
當時二僭?懿叮??K於被擒,招出寶物即在墓中棺內,果然掘出,一件不缺。二僮匀蝗f無生理,而這拆字者卻因而聲名大噪,獲得賞賜極為豐厚,公主還曾召見呢。
當時卜者是因為記起早上有人抬棺而過,隨棺的戴孝親人,哭而不哀而生靈感。另外,捕頭寫“窮”字,上面“穴”字即“竊”字首也。況且盜墓者據說若是一人,必然用一繩子,結一死扣套在自己脖子上,躬身棺內,身子後仰,屍體即被帶起與盜墓者面對面頂著,這樣他就能騰出雙手取屍身上的金飾,或剝屍身上的壽衣。所以卜者拆這個“窮”字,真是神奇無比,妙不可言。
如此看來,這些算卦、測字,雖在常人中盛行,可也寓意深遠,真正負責任、有道行的人,得有道德操守為主,並結合深奧學理及靈感、見識與經驗,方能一舉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