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著名政论"皇甫平"系列评论的主要撰稿人周瑞金撰文《喜看"新意见阶层"的崛起》,关注互联网对中国政治、社会的影响。
他将关注时事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认为他们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章相信,2008年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速度、信息覆盖面、民众情感交流和意见表达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在这一系列牵动全国人民情感的大事件中,互联网无可争辩地成为信息传播和舆情汇集的主流媒体。"
文章认为,"新意见阶层"具有巨大的舆论能量,并列举了孙志刚、钉子户、黑煤窑、厦门PX项目、华南虎等事件,说明网络民意对当局最终解决相关问题的影响力。
愿望与现实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教授李金铨接受BBC中文部采访时说,这篇文章所描述的主观愿望很好,但是实际情况却并没有那么乐观。
李金铨说,周瑞金的文章用的是典型的新闻记者论证方式。先有一个结论,再举很多例子支持。
"但是例子本身有选择性和片面性。如果结论相反,认为中国现在控制很紧,不可能形成什么新兴的民意阶层,也可以找相同多、甚至更多的例子支持这样的结论。"
中国官方统计的网民总数超过两亿,周瑞金的文章也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报告,赞同把这批"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称为"新意见阶层"。
不过,在李金铨看来,大部分的网民不过利用互联网来消遣、与朋友联络。他不否认有人关心时政,但是这些人通常在网上"单兵作战"。
科技与政治
周瑞金的文章认为,互联网自1994年接入中国,开始是技术手段,其后成为新闻传播媒介,到1999年成为言论工具。
而李金铨指出,中国对门户网站、对各级内容供应者、对网吧和个人的控制非常严格,虽然科技条件让政府对网络管不胜管,禁不胜禁,但也只是偶而出现"漏网新闻"。网上的言论仍然非常零星。
这样的局势下能形成新的"意见阶层"吗?李金铨说:"我希望能,可是没有那么乐观。"
而让李金铨觉得担心的,是互联网上的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大陆说的愤青,可能就是最大的网民。今天在中国大陆,官方所说的大家不一定相信,但是碰到民族主义情绪,却是官民一致。而且民间往往比官方走得更远。"
网络角逐
2009年,世界经济局势仍然没有任何转好的迹象。改革开放了三十年的中国,由于经济与世界接轨,同样蒙受巨大的冲击。
中国学界、新闻界乃至公安部门都已经发出警告,2009年可能将是"群体事件多发年"。
中国互联网最新展开的针对色情低俗内容的整顿,就被观察者看作是通过扫黄来控制新闻舆论的手段。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官方和民间都可以利用。
李金铨说:"这本身也是一场政治的角逐。"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9/0110/116162.html
相关新闻
彭丽媛杀出一条血路?(图) 川普下狠手推习垮台 美前大使曝惊人内幕 巨变!胡海峰敏感时刻高升 王沪宁现身站台?(图) 大逆转! 微信热传:四中全会“议题”要完全否定习*近*平 等了4年 微软终于迎来好消息 傻眼:中国留学生网晒回国机票 竟被人给退了… 出事了?朝鲜网络突然严重大规模中断(图) “一键封号”要来了 7月中实施 (图) 牛马、摆烂上榜 中国网络流行语透视社会情绪(图) 习*近*平巩固军委主席权威? 中共将于3月起实施1新《办法》(图) 惠虎宇:若手机直连卫星 中共再难封锁网络(图) 【微博精粹】泰国美女总理:我们决不背这口黑锅 这项评比,中国连续第十年垫底(图) 小舞: 200斤这丑,根本遮不住中共头大 想禁都禁不了(图)
这么大的事儿 中共国被踢出局(图) “短视频让我变笨了”:碎片化信息,正在“吃掉”我们的大脑(组图) 当战争叙事充斥网络中国人真的已经准备好甚至渴求战争了吗? 与世隔绝部落终有网络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图) 没掌握这种技能的人,上网时最容易被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