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银行系统,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艰难的部分之一。曾有一个专门研究中国金融问题的加拿大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如果要出现危机,这个危机就一定在银行系统,就一定是金融危机。从去年起,长期生存在政府庇护下的中国金融业开始引人外水,
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危机,就是外资对中国产业的扫荡,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中国的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价格之低完全如同抢劫。”“外资实质上在勾结中国买办集团,用廉价并购方式把中国五十八年来创造积累的财富席卷而去!”这些震撼了众多网民的话来自学者张宏良,但同时在金融业界内外也出现了众多相反的声音,认为面对这种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表现无须大惊小怪。哪些是偏激之辞?哪些又是肺腑忠言?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数家银行近一年间所历经的风流云散。
——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95亿)入股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工行约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上市后,按照2007年1月4日盘中价格677元计算,市值最高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不到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世界罕见。
——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
——兴业银行。2006年,香港恒生银行、新加坡新政泰达和国际金融公司共出资27亿元,以每股2、7元的价格购入兴业银行10亿股,上市后,股价达到37元多,三家外资公司净赚约370亿元。根据2007年2月12日《参考消息》报道,以后每年部有300%以上回报。该银行上市募集资金共15995亿元,等于全部送给了三家外资公司。该银行国内发行价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网上同下申购资金高达11610亿元。
——深圳发展银行。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以每股3.5元购买深圳发展银行3.481元/股,目前股价已达35.8元,投资增值10倍,按照深发展20亿多股计算,新桥用1218亿获得了700多亿。根据新桥目前的做法,很快将达到1000亿元。而新桥集团本身就是庄家,根本不是银行,如何能
我国银行治理结构?况且整个银行都被美国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对我国显然毫无意义。
——华夏银行。德意志银行和萨尔奥彭海姆银行联合组成的财团将出资26亿元人民币,购入华夏银行约5.872亿股份,占华夏银行总股数的14%。每股价格4.5元,现在近14元,净赚56亿多人民币。目前已被德国银行控股,500亿落人对方手中。目前德国人对华夏已形成了联合控股,该银行名义上还是中国的银行,实际已成为外资控股银行。
——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l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现在市价超过10港元,净赚800多亿,20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前,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l%的股权,每股定价约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最高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两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浦东发展银行。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收购浦发行4.62%的股份,超过1.8亿股,每股约2.96元,并且协议规定日后花旗集团有权收购19.9%的股份。目前浦发行股价超过38元,花旗净赚62亿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权,一旦行权将赚取62亿元的数倍。
——中国民生银行。2004年,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亿美元(约折合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民生银行2.36亿元的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约3.72元/股,目前该股已达12元多,加上两年送配,市值已达50亿元,净赚约40亿元(上述交易低价转让外资净赚约9200多亿元,加上下面广发行,损失超过1万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转让的损失,再加上已经全部完成合资的等待上市的几十家地方银行,未来损失将越来越惊人)。
——广东发展银行。2006年美国花旗银行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自己出资不过60亿元,就控制了拥有3558亿元总资产、27家分行、502家网点,与世界83个国家和地区917家银行具有代理行关系,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银行500强的广东发展银行。并且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还各搭进去 60亿元,共 180亿元。把银行白白送人还要再搭进去180亿元,已经完全超越了市场交换的范畴。
目前,
去年底,我国银行开始正式对外资开放,当时就有学者疾声大呼提醒银行和地方政府一定要以众多民族工业消失为前车之鉴,面对外资“无须夹道欢迎,更无须战战兢兢,但必须冷静应对”,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让这些学者感到绝望。
花旗入主广发行,是在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前夕,外资银行第一次获得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权。我国为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专门规定,外资单独参股中资银行不能超过20%,联合参股中资银行不能超过50%,这本来是保护我国利益的一个法规,结果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为了绕过这个法律,美国花旗以联合收购的名义,联合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和中国信托各掏60亿收购广东发展银行,并且收购协议明文规定,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信托只是“陪太子读书”,不得参与任何经营活动,包括人事权在内的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权,统统交给美国花旗银行。之后花旗银行便以联合收购的名义,出资60亿人民币收购了拥有3550亿资产的广东发展银行,一个3550亿的大银行加上中国移动等三家交付的180亿现金,换来的是区区60亿,中国辛辛苦苦创办的一个大银行就这样送给了美国人。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买卖方式,根本无法令国人接受。
同期,40元的兴业银行上市之前以2.7元的价格卖给外资,6元多的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1.66元和1.22元的价格卖给外资,仅这三家银行2006年差价损失就超过5000亿人民币,整个金融界损失超过1万亿元!外资并购本身没有错,但是应该按照市场价格买卖资产,像如上这样以不到十分之一的市价卖给外资,以高于外资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价格卖给中国人,这样做的动机和利益是什么,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好处,实在令人雾里看花。
据一位接近广东省政府的知情人向媒体透露,在广发行的重组与引资中,广东省政府一直在起主导作用。花旗银行、法国兴业、平安集团这三家的竞标团的挑选也是广东省政府在主导进行。综合权衡后,广东省政府最终决定选择花旗财团。其实,中国官员的政治风险意识向来敏感,白送外资一个银行还搭上180亿现金,别说老百姓知道了会骂娘,即使落到政敌手里也是一个摆脱不掉“汉奸”的招柄,应该是没人轻易做这种事们的,很显然,谁愿意为外资白白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可偏偏花旗银行就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有官员曾经专门就民众的疑问给出了一个看似颇有道理的答复,说贱卖银行股是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
上述廉价卖给外资的银行股,无一不是远远低于市场价格,最低的如兴业银行甚至不到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四家损失就超过7500亿元,仅2006年一年银行股贱卖报失就超过6000亿元,整个银行金融领域能统计到的损失就超过万亿。这些损失如同战败赔款那样让国人痛心。学者张宏良举了一个例子:目前解决全国的医疗问题每年6800个亿就够了,可是仅仅几家银行就把全国的医疗费用送给了外资。
这是怎样触目惊心的掠夺!
金融和国防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因为在国际分工已十分发达的当代社会,许多需求都可以通过交换或贸易得以满足,但唯有金融和国防是花钱也买不来的。当今世界,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强大的金融产业,谁就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在金融犹如国防的情况下,我们还在大量廉价地贱卖金融企业(卖股份或合资),有些监管高层还明文规定商业银行改革必须引人境外战略投资者,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资。这样“大跃进”式地在金融领域招商引资,正可谓引狼入室,不出五至十年,我国金融企业的股份将有一半以上被外资廉价获得;从而使我国的金融业*控在外资之手,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命脉络掌握在外资的掌心。这样的前景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正因为金融的重要,外国政府总是千方百计地对他国金融资本进入设置障碍。试问中国的金融企业哪家能轻易地在西方发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廉价获得他们的金融股份?中国建设银行在纽约和伦敦己设了十多年的代表处,至今还不能升格为分行。根据新加坡银行法规,如果一个银行的控制权在外国政府或政府代理机构手里,新加坡政府就不会批准这个银行在新加坡开展
全球金融进入一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中国的银行业狼烟四起,到处是外资贪婪的目光,真让大家的心都紧了。面对外资狼友何去何从,中国银行业已经到了抉择的关头。
原载:《中国财富》 作者:胡雄
********************
网友评论:
文章提交者:wlchy 加帖在 经济风云
中国银行股票以低价卖给外资究竟是什么意思?经济学家们不是一再强调“价值规律?的吗?银行家不懂吗?
文章提交者:tjunwu1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这叫舍得孩子套住狼,以利益来结盟西方ZF,换取西方不积极支持中国将来的民选ZF
文章提交者:tjunwu1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新版的卖国求荣
文章提交者:墙垣常在 加帖在 经济风云
1、中国的银行产权不明,管理银行的人对贷款损失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几万亿的坏帐通过税收国债、印票子、通货膨胀来弥补,实际上是由全国人民承担责任。
2、美国银行是可以自由注册的,只要你有50万,你就可以开一家银行。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中小银行占70%,象花旗、摩根、美洲等世界知名大银行只占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的20%。金融风险较小。
3、德国曾立法禁止成立大银行,因为大银行如出了问题,社会震荡大,政府往往会动用公共资金,实际上会损害全民的利益。
4、中国为了垄断金融资源,让官员集中力量办大事,禁止国民自由注册小银行,工、农、中、建、交五家银行就占了市场份额的95%,金融风险非常大。中国只有允许国民自由注册小银行,私人所有、放开竞争,将来必定会产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大银行。
5、中国禁止国民自由注册小银行,却向外国大量出售具有垄断地位的银行股权。
文章提交者:痕迹68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宁赠友邦,不与家奴!!!!!!!
文章提交者:秤杆李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新兴的金融买办资本家是不需要祖国的。
文章提交者:ntcreal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自/由诚可贵,人/民价更高,若为政/权固,两者皆可抛
文章提交者:monkeysir 加帖在 经济风云
5、中国禁止国民自由注册小
中国富豪不能买?不会吧?
文章提交者:segel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这叫舍得孩子套住狼,以利益来结盟西方ZF,换取西方不积极支持中国将来的民选ZF
-------------------------------------------------
高,将来的民选ZF是永远不可能允许这样的卖国政策再继续下去的,到时就看这吃到嘴里的肉舍不舍得吐出来了,这就是现在权贵汉奸们此举真正所隐藏的无比险恶的祸心.
文章提交者:地瓜手榴弹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花钱买团结------------------值!
文章提交者:ahlhy 加帖在 经济风云
一句话:搞不好!
文章提交者:树叶一片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愿意看到相反观点,以便比较。
文章提交者:lijianlin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文章提交者:树叶一片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愿意看到相反观点,以便比较。
=========================
谁都愿看到这不是真的,但想想黑石投资的惨亏,QDII的连连亏损,一个个外战外行的中共政府的金融精英,完全不值得信赖。
这个质疑已出来快一年了,没有人出来澄清,可见这是事实。
文章提交者:道旁过者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卖国!!!!!
开放改革,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文章提交者:崔镛0000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搂主文章最后一句话:中国
没你什么事了。
文章提交者:YY军~进行曲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所以说,现在根本没人再去干活了
完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且非常快
文章提交者:帕米尔 加帖在 经济风云
文章提交者:tjunwu1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这叫舍得孩子套住狼,以利益来结盟西方ZF,换取西方不积极支持中国将来的民选ZF
--------------------------------------------------------------------------
改革还是以政治稳定为主导的,只要能让他还在台上,他吃的饱,穿的好,其它的吗,在他们眼里都算不了什么,什么民族,什么国家,简直就相当于放屁,像卖国,说白了是拿国家资产去贿赂外国团体或国家,让他们少来插手,在政治层面也叫不干涉内政!!!!!!!!!!!!!!!!!!!!
文章提交者:6654321 加帖在 经济风云
中国人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把资金、货币和资源,就是在把国家的经济和国家政权廉价的卖给外国人,自己却握有大量的外国货币,而且是具有巨大贬值风险的外国货币。
文章提交者:6654321 加帖在 经济风云
中国人的财富形式越来越以外汇储备的形式出现,而且大规模的出现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这种增长或发展,或者说大好形式是注定要给中国人带来霉运的。
文章提交者:辛辣面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这是皇朝的家事,岂容◎◎插手.
文章提交者:兰影残月I 加帖在 经济风云
这些国企中受党教育多年的处级、厅级、部级干部到底是受到什么教育?吃喝玩乐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