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照片,我要崩溃了。 建议把政府大楼改为学校。
我再也忍受不了了,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该有多少小生命,仿佛是熟睡般安详,我的精神快要崩溃了,主,我祈求,我用一切祈求,我怕看到这张照片,可我又控制不住要去看他们,我不想失去他们,主,饶恕我。
文章提交者:王亦农 加帖在 猫眼看人
**************
豆腐渣定调:一个也不追究 家属都是无理取闹!
昨天成都各大媒体通稿,显然是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安排。等于公开宣布一个也不问责,一个也不追究。死难者家属再闹就都是无理取闹了。
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cdrb/yw/userobject10ai1415257.html
原文如下:
地震是毁房罪魁 幸存者应理性看未来
稿件来源:成都日报 2008-6-25 5:00:52 |
||
![]() |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关键词:破坏力 专家观点:地壳断裂300公里 破坏力大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破坏力究竟有多大?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李琇形象地比喻说一个8.0级地震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每颗当量相当于2万吨TNT)。而且,这次地震震源很浅,大约在地下10公里左右,又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因此,地震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滚石等次生灾害产生了巨大破坏力,直接导致山河改观、房倒屋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在成都理工大学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介寿教授看来,这次地震的震中在汶川,但引发龙门山中央断裂带汶川—北川—青川之间长约300公里的地壳断裂,并由此瞬间引发多点7级以上地震。如果把这些能量加起来,远远超过一次8.0级地震本身。 关键词:烈度 专家观点:烈度超8度 重灾区房倒屋塌难避免 “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不少建筑物损毁,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正祥说,这不仅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而且烈度大。他说,此次地震造成的受灾面积高达10万平方公里,其中烈度在8度至11度的极重灾区就有3万多平方公里,而受灾区域内的建筑物大多按7度设防,当面临远远高于其设防标准的地震破坏力时,房屋损毁在所难免。因此,设防标准低于地震烈度是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原因,不能简单认为倒塌的建筑物一定存在质量问题。 朱介寿在介绍成都地区的烈度时说,成都主城区震感强烈,是典型的6度地区,温江地区的烈度高达7度左右,而都江堰、彭州地区距震中的直线距离只有20多公里,因此烈度高达8度至10度。成都地区的建筑物按7度设防,但如果实际烈度超过8度,甚至高达9度、10度,建筑物倒塌、损毁就是正常现象。 关键词:震波 专家观点:同一区域房屋受损程度不一有多种因素 尽管此次汶川特大地震本身具有强大破坏力,但专家们在灾区考察时也发现一些奇怪现象,比如在同一小区、同一地段的房屋损毁程度不一样。比如近几年修的新房子倒了,但相邻的一些老房子没倒,这又该如何解释呢?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及叠加效应、房屋地基及朝向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朱介寿说,由于汶川大地震瞬间引发了多点7级以上地震,来自不同震源地的震波在某个特定区域会产生叠加效应,如果建筑物正好处于两路震波交会处,其遭受的破坏力就很大,相反就会小一些。同时,虽然同处于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但每一幢建筑物的地基有细微差别,如果地基差一点,又遭遇强震波就会倒塌,反之受损也会轻一些。 陈正祥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说,地震波是波浪式传播,波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米,如果建筑物正好处于波峰之上,特别是处于不同震源的波峰交会处之上,遭受的破坏力就大,相反就会小一些。其次,房屋自身的振动、地基条件与震波之间产生的共振现象,加上建筑物本身的朝向、层数、使用功能、结构体系等多种因素,也会造成同一区域内的房屋受损程度不一,但由于人们对地震的认识还不足,具体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质量 专家观点:废墟取样很难反映质量问题 如果要弄清倒塌的房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能不能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分析鉴定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高永昭说,这很难,甚至不可能。 高永昭认为,一般地讲,在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遭受了3次破坏,第一次是地震引起的直接破坏,第二次是倒塌时造成再次破坏,第三次则是在抢险救援情况下搬动、敲砸造成的。多次破坏造成建筑物结构部件混杂不清,比如倒塌的墙体难以确定是哪一层、哪一单元的,一块砖头也难以确定是哪个部位的,在这些情况下,对倒塌房屋的结构构件及材料的检测鉴定难度极大,甚至不可能。 关键词:证据 专家观点:判断房屋有无质量问题 光凭外观无法认定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光权教授认为:“一幢建筑,是由设计、修建、管理、使用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地震本身非常复杂,地震后房屋倒塌,如何认定房屋质量不过关,这同样极为困难。一些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房屋,没有设计图、施工图等原始证据,这种情况下,很难明确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连具体环节都不明确,相应的刑事程序根本无法启动。一些较早修建的房子,连设计图、施工图都没有,缺乏原始证据,也很难确定是否设计、施工有缺陷,难以明确责任。而在刑事诉讼中,举证必须达到相当高的要求,证据必须确凿充分。” 周光权说,一般人判定房屋质量有没有问题,都是从外观上来判断,认为新修建的房子质量会好一些,外观上看来损毁不严重会好一些。但法官、检察官没有权力来判断房屋质量问题,这必须依赖于专家出具的房屋鉴定报告,还必须参考地震专家出具的有关地震破坏力的报告。地震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房屋质量与垮塌之间关系的认定。比如说,甲把乙打成了轻伤,乙被送到医院,当天晚上因医院地震死亡,乙的死亡与甲的殴打行为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乙是因地震而死的,因此不能把死亡原因推到甲身上,这并不合适。定罪需要充分的证据,这就是说,如果不能认定房屋倒塌与质量存在主要的、直接的关系,法院是不能轻易定罪的。 关键词:因果关系 专家观点:多因一果无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著名刑法学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强调,在犯罪构成上,行为一定要与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但当某种行为出现第三种外力时,外力会介入导致关系中断,从而形成另一种关系。在地震中,房屋倒塌了,可能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但没有发生地震它不会倒塌。比如说,一座建筑不符合要求,但之前一直正常使用,如果有犯罪分子使用炸药,引爆后造成大楼垮塌人员伤亡。这种情况下,炸药是垮塌的直接原因,单纯质量问题不能导致大楼垮塌。但如果没有爆炸,大楼依然垮塌,质量问题才是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遭遇特大地震时,质量问题只是条件之一,而地震才是直接原因。 陈兴良认为,地震的巨大破坏力,可能让一些房屋即使达到建设标准依然倒塌。即使房屋建设质量没达到标准,在地震与房屋质量双重原因下,如何认定房屋倒塌主要和质量有关成为难题。在这种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必备条件——因果关系因地震发生断裂,在不能确定房屋质量是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时,无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关键词:心态 专家观点:幸存者应该理性对待地震和未来 “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坏力巨大,在地震中遭受损失,甚至丧失亲人的人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朱介寿说,幸存者应该心怀庆幸,理性看待地震及其引发的各种损失,理性面对未来,以积极的心态谋划好今后的生活。 朱介寿说,此次地震受灾面积巨大,烈度在8—10度的地区就有3万多平方公里,受灾人口上千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环境、建筑、经济严重受损,但相对整个受灾人口而言,因灾死亡、失踪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特别是成都的都江堰和彭州,与震中只相距20多公里,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与死神擦肩而过,在这种情况下幸存下来,更应该理性面对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而不应该沉湎于悲痛,或者怨天尤人。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向朝阳 赵倩 |
(以下文字为网友发帖,对真实性不负责)
五月十五日,一个災難日子之后三天,四川省的历史将见证这个晴空万里的良辰吉日:成都市委政府既不动用机关车队,也不用宣传排场——静悄悄的迁到了历经数载才落成的政府新办公区,一举破除了社会上有关中央严禁地方政府修建楼堂馆所和成都市委政府耗资400亿南迁办公区计划被国务院叫停的不实之词。这次外包蚂蚁搬家公司几百辆车的阵容,悄无声息的运作及不扰民又节省了大笔开支——值得全国各兄弟城市学习!
一处非常别致的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设计。据说是成都市新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坐落于人民南路南延线西侧17.01公顷土地之上的新行政中心建筑群。如今它的建设已接近收尾阶段,前卫、大气的6幢呈莲花形高层阶梯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天府大道西侧,旁边还有一幢外型看上去像外星飞碟状的大型建筑。和新行政中心相对应的天府大道东侧,则是大面积的新益州城市公园--城市森林、湖泊,一眼望去,绿涛阵阵,波光粼粼…… 建筑设计考究,用料坚固,设计之新颖别致可与奥运场馆的设计媲美,堪称一座优秀的建筑艺术杰作。在不久前发生的地震中毫发无损...
一位曾经在这里边参加过装修施工的工人讲:都一年多了,很累,装得也特别慢。比如用天然石材装的地方如果有一块有点色差就会被要求全部敲掉重装,本来天然石材有点色差是很正常的,但这里要求绝对一致。工地外已堆放了很多石材了,特让人心疼。木材的接缝处也是,要求特高,得看不出来才行。另一人笑道:这办公大楼投资了12亿呢,不这么要求钱咋花得玩呢?(注:也有说是70亿)
十二亿!一座政府大楼就花去了十二亿?大约相当于台湾给四川赈灾捐款3倍。我们再来算一笔帐:按照一般学校的建筑投资标准,大约是每平方米400元,如果按最坚固的校舍来设计建造,我们设想把标准提高7倍,即3000元一平方米,每座学校总造价3000万.那么十二亿就可以建造相当于10000平米的学校40座,这个数意味着这次汶川大地震四川所有倒塌学校的总和!而且还都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最坚固的校舍.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座政府新大楼是用40座学校和无数学生的命换来的,在豪华的外表下,到处都浸满着人的鲜血!
我们不禁要问:是学生们的生命重要呢?还是官员们的脸面重要呢?
灾后第三天成都市政府搬迁到豪华的办公楼
5月15日,汶川大地震的第三天,成都市委市政府外包几百辆搬家公司的车,悄悄将办公室搬迁到新建的豪华办公大楼。这个传说中的办公楼究竟有多豪华,各大论坛都有贴图,就不用我浪费笔墨描述了。据公开的资料介绍,这个新行政办公区占地约255亩,总投资约12亿元,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广场分为办公区、服务区、绿化景观设施三部分,办公区将有高档次的会议中心和接待中心。总之,从图片上,比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总统府白宫至少豪华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