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5.12四川大地震产生的堰塞湖中规模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6日下午5时第一次解除了溃堤危机,开始通过在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后形成的自然大坝上端挖掘的导流渠泄洪。
唐家山堰塞湖的蓄水量已经达到中国大陆东部的西湖蓄水量的两倍,正在威胁自然大坝。中国地震救援当局在自然大坝上端沿着水的流向挖掘了很深的导流渠,如湖水的水位达到740米,就会通过导流渠泄洪。唐家山堰塞湖自5月12日大地震发生以后水位持续升高,在6日下午5时水位达到了740米,因此开始通过导流渠泄洪。
但中共地震救援当局认为,自然大坝底部到处都有漏洞,因此堰塞湖溃堤只是时间问题。中共当局应对唐家山堰塞湖溃堤的危险,紧急撤走了位于下游地区的绵阳市市民等25万人。
▲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军人和村民们带着为地震生还者准备的救援物资经过堰塞湖堤坝。因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溃堤危险,担心会因此造成次生灾害。
照片=美联社/Newsis
温家宝总理接到堰塞湖面临溃堤的报告之后,5日下午亲赴当地下达指示说:“在处理堰塞湖的过程中,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
中共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负责当堰塞湖溃堤时,保护横跨形成堰塞湖的涪江南段的输油管的工作。该输油管是连接甘肃省兰州和四川省成都及人口超过3000万的重庆的输油管道大动脉,每年为四川省内大城市供油600万吨,占总用油量的70%. 军方当局认为,该输油管当初设计的是能够承受平均每秒6620立方米的水流量,但如果唐家山堰塞湖溃堤,预计水流量将达每秒3.433万立方米,因此输油管势必会被冲断。军方制定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在河水上架设浮桥,铺设临时管道的方案,并已准备好所需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