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正在北京开着,热热闹闹,如火如荼。代表和委员们,时不时地发表点奇谈怪论,来刺激一下大伙。陕西的一位委员荣海表示:“虎照事件中,当地政府最初的愿望可能是好的”他告戒全国网民:“不要揪住某一方面”
??
??荣海是陕西委员,他和稀泥的原因,不难揣测。来自北京的政协委员穆麒茹则是毫不留情了,她愤怒地指责钉子户造成了房价上涨。来自内蒙的代表,提出一个议案:提倡姐弟恋,可解决男女比例失调。
??
??这些代表和委员的观点新奇,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这是好事,以前的代表和委员只是举手和鼓掌,被讥讽为橡皮图章。现在有改变,至少敢于发言了。但我又有点担心这些委员说话多了,露了拙劣的马脚。
??
??就说那位荣委员吧,明显在掩饰。而北京穆女士的提案,则被网民讥讽为脑残。至于内蒙的那位,不提也罢,权且当个笑话吧。
??
??说句实话,我对人大,政协的召开,没啥兴奋,更没有代表委员们面对记者采访时做出来的幸福感。也许我思想落后,或者我久居于在小地方,视野狭隘,无法境界高尚。我的观点和想法,都是出自我的经验,我的所见所闻。我不大相信媒体,不会刻意迎逢。我们的老祖先教导我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祖先留下很多糟粕,但这句话在理。我以为我的做法正符合祖训。
??
??就说说我居住的那个小县城吧,选什么人大代表,压根与人民无关。很多时候,老百姓还不知道是啥事,代表就出来了。这代表能代表人民吗?有一回,我们单位选人大代表,组织部长和人大主任在台上坐着,台下黑压压的都是我等选民。人大主任说:“县委有个初步意见,选某某某”。台下的一个角落里传出轻微的嘘声。组织部长说:“同志们那,就选某某某吧,如果不选,给县委领导留下坏印象——说明你们单位连个选代表的工作都做不好” 。组织部长还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说,这就叫政治敏锐性,大家都要有政治敏锐性。那件事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学到了一个词语,政治敏锐性。政治的事可大可小,比如选代表,搞不好就落个破坏选举罪。
??
??选举这事情,暂且不谈,还说说这代表和委员说话不着调的事。我推测有几种可能,一种就是网民所讥讽的那样,属于脑残,素质低下。还有一种可能是装傻,别有用心,或者兼而有之。总之表现出来,就是会上会后说两种话,会上说不着调的蠢话,走出会场时重复一句:“这是团结的大会,鼓劲的大会,我回去后,一定好好传达。”
??
??个别代表和委员装傻,不奇怪,他们可能是按照“县委书记的初步意见,组织部长的提醒”方式选出来的,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那么,高官们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言总该着调吧?他们是精英,是领导,是掌握着老百姓命运的大人呐。可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几位高官的表现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
??先说说周小川同志,他是人行行长,炒股的朋友必定不陌生。小川之前做过证券会的头,他在那位置上呆了多久,中国股票市场就熊了多久。以至于他调走时,有人祈祷天上掉块石头……。股民的怨恨出于一已私利,不谈。不管怎么说,小川还是个金融人才,有很丰富的经验。小川做行长后进行汇改,是必要的,问题是步子太急了,根本没有给那些出口企业喘息机会和转型时间。须知,这是事关千万人就业的大问题,我们敬爱的小川同志,在记者会上居然只字不提,相反,他提出了一个颇为新奇的方法,建议国人到外国投资。
??
??小川的话,很像隔着靴子挠痒痒,听起来很美,实际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的老百姓还很贫穷,很多人一辈子都买不起一套房,从未见过绿票子,怎么出国投资?中国的小老板,习惯于投机取巧,小打小闹,没有国外投资的知识和财力,如何出国投资?楼继伟带领的“国家队”,不照样在黑石上栽了个大跟头么?小川说这样的话,让我想到那个经济学家厉教授,他也有句名言——中国的农民不要害怕做中产阶级!听着特耳熟,追根朔源,是晋朝的某个皇帝,也说过类似的话——(饥民)何不食肉糜?
??
??小川发言时笑嘻嘻,另一位高官马凯一脸严肃,马凯是发展和改革委的头,这个部门管得宽,所以他的发言更有分量。马凯回应了有关宏观调控失效的质疑,他说:“(有人说)说宏观调控不力甚至失效,在逻辑上讲不通,也不符合事实。”马凯主任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他还指出,食品价格上涨是恢复性的,是好事,农民兄弟得到了实惠。他说“同志们想一想,这十年来,农业生产资料涨了多少价?成本推动。我们城里人吃猪肉、吃粮食,我们工资涨了多少?农民兄弟种点粮食也不容易”
??
??马大主任的讲话,很可怕!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出点怨气——指责那些批评者不知足,没良心,不关心农民。马大主任是讲究逻辑的——批评物价上涨,就是批评农产品涨价——批评农产品涨价,就是不想让农民过好日子——你们涨了工资,吃了猪肉,还没良心,乱批评发改委?
??
??不过,全国的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大家都吃过二两猪肉,头脑够用,不会轻易接受马大主任的看法,我看了一些评论,十之八九都是唾骂的。我们来分析一下马主任的逻辑,先看看他的证据。他说“在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住房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他说得是真话么?我记得去年统计局的发言人说,住房价格不应该计入消费价格指数,还说了一大通“道理”。不知啥时加进去了,而且加的不准确,任何一个城市的买房者,都知道去年的房价暴涨,小县城一月一个价,城市里一天一个价,不断摸高。怎么到了发改委那里就变成了0.6了?明显没有“实事求是”
??
??抛开住房不说,钢材,铜材,汽油,煤炭,哪一样不是暴涨呢?有一段日子,加油站前,等加油的车排起了长龙,司机得付小费才能加到油。汽油上涨了,车票也涨,居民出行,买车票就不是消费?这叫什么逻辑?今年的进口铁矿石又上涨67%,看样子,钢材还要大幅度提价。
??
??再来看看马大主任的“恢复性上涨”,食用油从每桶38上涨到78,创出“新高”是“恢复”?看来,马大主任的逻辑确有特色,是发改委式的逻辑,很像那个茅教授——为了让孩子读得起书就得继续提高学费的。看似高深,实则忽悠。
??
??马大主任还说:“国际上粮食、植物油等价格上涨也很猛,对国内的粮食价格也有很大的影响”,言下之意,全世界都涨,别怪我没有当好家。马大主任的发言,着实让人失望,他不去分析问题,不谈解决的思路,反而对批评者来个反戈一击。这样的态度,让全国的老百姓寒了心——去年物价上涨情形,在马主任看来,竟是小菜一碟,今年的大菜端上来,只怕吃坏了身子吃伤了心。
??
??我不知道马主任的火气是从哪里来的?印象中,自从发改委成立以来,物价就上涨个不停,以至于有人戏称,发改委是涨价委。要说他们控制住了那些商品上涨?我记得有一件——方便面。去年,国内的几大方便面生产厂欲集体涨价,当时发改委发了狠劲,下了文件,结果就当真控制住了。也许是批评者忘了发改委的成绩,让马大主任觉得有点冤枉,所以才发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