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队大出动
缅甸僧侣及民众反政府示威游行仍在继续。尽管在本周三的冲突中部分僧侣遭到殴打和逮捕,示威者中有人员伤亡,本周四仍有数万名示威者在仰光两大寺院等处与防暴警察及军方对峙。军方发出最后通牒后,人群暂时解散。前往北京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的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希尔呼吁中国向缅甸施加影响,阻止暴力镇压行为的发生。欧盟也提出与中国、东盟就此合作的愿望。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德国之声网站
相关音频视频
缅甸举行僧侣领导的反军政府大规模游行抗议活动以来,各大德语媒体在报道局势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缅甸政府最大的支持者中国。中国不仅与缅甸政府,而且也秘密与反对党接触。“柏林日报”的署名文章题目是“缅甸-中国的伙伴,中国的问题”。文章说:
明报
中国与缅甸军政府关系密切,缅甸军队开枪镇压示威者,势令中国承受更大的国际压力。路透社报道,北京正秘密与缅甸的反对派组织,以及与军政府为敌的少数族群沟通。分析家指出,中国意识到要维护自身在缅甸的政经利益,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路透社引述流亡泰国的“缅甸民族联合政府”发言人透露,其组织在过去1年与多名中国代表见面,“他们虽没有正式承认我们,或表示愿与我们建立正常关系。但我相信他们想了解最新局势及我们的看法”。他指出,中缅边境毒品与爱滋病问题令中共政府头痛,“我们向中方表示,我们能帮助当地局势稳定”。
战略要地拉拢反对派保利益
反对派“缅甸民族联合政府”的联合国代表亦表示,去年曾在昆明与中国官员会面。他说,虽无舻象显示中国现在会放弃军政府,但许多反对派组织都知道,必须与中国建立一些关系,“中国是我们的强邻,我们的外交政策是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这是无可避免的”。
一位匿名中国研究员亦透露,中国外交部旗下一个智库组织,年初曾在北京招待部分缅甸反对派人士。他指缅甸的情形就像北韩,“西方认为中国能施加影响力,令局势马上改观。但我们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审慎行事,以免破坏两国关系”。
分析家指出,中国视缅甸为其打通印度洋的战略要地。有报道指中国计划斥资20亿美元,兴建由缅甸孟加拉湾沿岸连接云南省的石油管道,运送由中东购买的石油,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德国政治学者斯莫尔认为,中国与缅甸反对派组织接触,虽不代表北京想与军政府划清界线,但显示中国意识到必须探索其他出路。
不满军政府未阻毒品流入中国
虽然中国今年1月曾动用否决权,阻止安理会通过谴责军政府的议案,但斯莫尔指出,其实在否决该议案后,中国已加强与缅甸各反政府组织的联系。莫斯尔称,中国“明白若想在缅甸政权更替后保障自身利益,便必须与少数族群和民主派团体建立良好关系”。
澳洲缅甸问题专家威尔逊也指,虽然中国与缅甸军政府关系密切,但中国其实不满意军政府经济管理差劣及未能阻止毒品流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