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REDERIC J. BROWNAFP Getty Images) |
作者:曾铮
对于这个问题,文章分析道,胡锦涛之所以这么做,一是想显示他对于中国和澳洲之间的双边关系,以及对亚太峰会的重视;另一方面,他是想借亚太峰会这个机会、这个国际舞台,通过与各国领导的近距离接触,在十七大之前,打造自己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的政治人物的形象,同时,他也想藉此机会向外界发布这样一个信号:十七大已一切准备就绪,他对这一点非常有信心,所以才敢于在澳洲一呆六天。
不过文章同时也指出,由于中国的政治一向是暗箱操作,所以很难从表面上的现象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解读。——这篇文章是《澳洲金融评论》驻上海的特约记者从中国发回来的。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作“胡锦涛面临的内外交困”更加合适,因为它不仅指出了胡锦涛所面临的内部压力,同时也指出了他所面临的外部压力。
作为一名生活在上海的外国记者,文章作者认为,胡锦涛面临的内部压力主要是共产党内两种不同的意见的分裂,保守的一派认为目前的共产党正在犯所谓 “路线性错误”,允许资本家入党、将国有资产私有公等等措施正在将共产党引向“歧路”;开明的一派则主张必须将权力分散,进行政治改革,否则中国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
对于外部压力,文章列举了这么几个方面: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中国恶劣的人权现状正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和谴责;由于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美国,在环境方面面临的国际压力也越来越大;另外还有由于缺乏监管,中国制造的有毒有害产品、食品在全球引发回收风潮,也正受到来自全世界的谴责。
因为以上原因,文章评论道,在这样的内外交困的时刻,胡锦涛一走六天,实在是不同寻常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