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气象模型家吴理光(译音,Liguang Wu)表示,在中国,很多人抱怨大坝的建造,特别是它对当地天气的改变。为了查明是不是真的应该责怪大坝,吴与同事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周围的气候变化。
研究人员结合卫星数据和地面气象站构建一个电脑气候模拟,然后与最近几年所发生的事作比较。吴表示,大巴山和秦岭之间的降雨量增加。
这些雨来自“湖泊效应(lake effect)”。当潮湿空气经过温暖的水体时收集了更多的水分,然后降雨或降雪天气很快就到达岸边,这就发生了湖泊效应。
吴认为增加的雨量并不完全是坏消息。有些人希望湿气增加。但当2003年水位上涨,大坝周围一些地区降雨减少。总的来说,一片庞大的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将看到大坝的天气效应。这是原先估计的面积的十倍以上。
他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三峡大坝是一个研究当地陆地使用的变化会怎样改变当地气候的大实验室,这种变化是可侦察的,有别于大规模的全球气候变化。
在人类的记录上,长江一直周期性发大水,在大片地区泛滥。在控制古代的威胁的同时发电是三峡大坝的主要目的。(作者 Larry O'Hanlon)
译文为摘译,英文原文:http://abc.net.au/science/news/stories/2007/196349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