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十七大权力斗争最新动态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官场 > 正文
综述:十七大权力斗争最新动态

12学者联名上书总理温家宝 三峡大坝再起争端 


四月初,北京大学教授盛杰民,联合12名学者,联名上书总理温家宝,要求打破三峡大坝特权垄断,开放三峡公路,大坝免费参观。原来,三峡大坝旅游,由"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独家经营。该公司由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和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合资组建,是经中共政府授权经营三峡大坝旅游业的唯一公司。

在三峡大坝区域,对专用公路采取封闭性管理。"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这一点,对过往车辆和游客强行收费。所有大型货运车辆(每年多达40余万台),被迫实行"水陆水"翻坝转运,运输时间,由原先的陆路半小时,增加至13小时,运输成本大增。前往参观的游客,每人需交105元。三峡大坝,成了少数特权阶层的"摇钱树"。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就炮轰三峡旅游垄断行为。措词强烈,为历年少见。他们谴责垄断者"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剥夺了民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严重影响了三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并导致坝区周边产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社会各界反应强烈。"

这里所说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指的是违反国务院去年通过的《反垄断法》;"社会各界反应强烈",指的是宜昌市出现了由《中国水运报》记者桂慧樵发起成立的"反三峡旅游垄断联盟"的民间组织。

至于"坝区周边产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更是无独有偶。由中科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编制的一份《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指出:三峡大坝拦截正常水流,加剧江水污染;繁殖藻类的"水华"现象频发;蓄水后,当地微震显著增加,已出现各类崩塌、滑坡4719处;等等。

另有学者认为,去年,四川和重庆一带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今年仍呈蔓延之势,千百万人饮水困难,罪魁祸首,就是三峡大坝,因为,正是三峡大坝,阻隔了四川盆地与外界的唯一连接口,长江水汽为之滞留不通。

由此可见,以"发展经济"、"造福人民"为名而强建的三峡大坝,带来的危害与祸患,远远超过其所谓"经济效益"。难怪,去年大坝建成封底之日,中共高层集体缺席,以示撇清;而当年力主上马三峡大坝的前总理李鹏,也忽然不见踪影,根本不敢出面承担责任。

随着"十七大"临近,一些争端,看似属于经济或社会领域,但实际都离不开政治,就像胡温的反腐动作一样,围绕三峡大坝的争端,很难说与权力斗争无关。李鹏派系,极可能因此遭受重创,加快出局的步子。如此一来,权力分配,就将进一步朝着有利于胡温的方向倾斜。

----------------------------------------------------------

迎十七大 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表态保部队稳定



    【星岛网讯】解放军安全工作会议25日在京结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出席会议强调,全军部队要扎实工作,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胡锦涛上个月12日以解放军最高统帅中央军委主席的身份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党指挥枪原则,指出军队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随后,军方高层频频表态,表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官方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会见会议代表。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李继耐、廖锡龙、陈炳德、靖志远出席会议。

  郭伯雄指出,胡锦涛主席对部队安全工作高度重视,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安全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强大理论武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郭伯雄指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增强忧患意识,弄清安全情况,把安全工作的关口往前移、工作往前做,把功夫下在事前防范上,以争取主动,防患于未然。要坚持综合治理,把安全工作纳入部队全面建设的整体筹划中,以全面建设保证安全,以安全促进全面建设。要坚持突出重点,对各级领导机关高度关注、对部队建设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安全问题,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去抓。

  郭伯雄强调,要坚持从严治军,严格教育,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严格责任制,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安全理论、工作机制和方法手段,创造性地抓好安全稳定工作落实。要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转变领导作风,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这次会议23日在京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动员全军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四总部和军委办公厅领导,以及全军各大单位和武警部队领导参加会议。
----------------------------------------------------------

上海反腐范围扩大 查贪官“既往必咎”



  上海的反腐倡廉运动范围正在扩大,只要被查证涉及腐败,哪怕是与社保案无关的官员,或者已退休多年的,都得“既往必咎”,被绳之以法。

  《大公报》文章说,如果说以陈良宇落马为标志的社保案好比在上海滩扔下一颗重磅炸弹,激起千层浪,那么反腐败的余波依然不断产生着涟漪。近日,先是已经退休两年的原房地局副局长殷国元被双规,后又突然传出黄浦区区长姜亚新和金山区委书记李毓毅“工作变动”的消息。

姜亚新涉超低价购房

  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到任上J形?榧呛螅?环矫媲康鞴僭倍游榈奈榷ǎ?硪环矫嬉布哟罅朔锤?艿牧Χ群凸愣取I先沃两褚桓鲈拢?敖?较群蟮搅似侄?⒊缑鳌⒀钇帧⒕舶驳惹?餮校??⑽辞巴?破智?徒鹕角??得饔泄胤矫嬖缇驼莆樟私?切潞屠钬挂愕南喙厍榭觥?

  消息人士处透露,21日被官方证实职务变动的上海市黄浦区区长姜亚新和金山区委书记李毓毅,将肯定无缘当选为十七大代表和市委委员。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将于5月25日起举行,届时将选举十七大代表、市委委员和市纪委委员等。

  据悉,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姜亚新的问题之一是超低价购房。有关方面在前段时期的调查中发现,姜亚新从某开发商处购得一处物业,成交价格低于市场价逾百万元。

李毓毅与陈良宇“关系密切”

  一位接近李毓毅的官员透露,曾在上海市总工会和体育局等多个部门任职的李毓毅,与陈良宇关系密切。陈落马前,李毓毅多次在金山区的一些内部会议上,公开或暗示自己是陈良宇的“小兄弟”,以此强化自己的“特殊”地位与背景。位于上海远郊的金山区,海内外并不熟悉,但李毓毅却在2004年9月一度成为风云人物。当时,各大媒体纷纷炒作其将赴京担任中国足协掌门人。

  姜亚新和李毓毅的工作变动,可谓突然,黄浦区和金山区的政府网站上都还没有反应。黄浦区的官方网站23日看到,其综合新闻的头条还是姜亚新19日的活动报道,题目是《姜亚新要求切实做好关于推进资源整合课题调研工作》。在金山区的官方网站上,头条新闻则是区委书记李毓毅20日出席金山区农业工作暨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并讲话的内容。

----------------------------------------------------------

传国务院四部长将易人 杨洁篪或接替李肇星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七次会议于本月24至27日在京举行,议程包括审议任免案。据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有关内阁部长调整已经列入任免议程,涉及变动的可能包括外交部、科技部、水利部和国土资源部。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雷和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成为四部最热门人选。

  香港《文汇报》报道,按照任免程序,上述四部均属于国务院部委,部长属于内阁成员,其人事任免须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有消息称,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均届任职最高年限,将正常退下现任职务。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雷和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分别成为外交部长、科技部长、水利部长和国土资源部长的热门人选。

  2003年出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乃1940年10月生人,按照正部级65岁退休的一般规定,已经超期“服役”近两年,难怪有些境外记者经常打趣地当面问李外长何时荣休。在外长接班人的人选中,现任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可谓呼声最高。熟悉杨洁篪的人说,杨洁篪为人谦和得体,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拥有长达32年的丰富外交工作经验。

  曾是胡锦涛总书记大学同学的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是1941年12月生人,今年也进入部级高官的退休行列。接替他的热门人选是现任新疆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陈雷。陈雷在2005年赴新疆出任副主席之前,曾长期在水利部工作,官至水利部副部长。

  2003年10月出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孙文盛,今年年届65岁。接替他的热门候选人是长期在国务院系统工作的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

  已出任科技部部长六年的徐冠华,今年66岁。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同济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万钢成为未来科技部长的大热。2004年12月27日,万钢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作“面向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讲解。如果万钢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那么他将成为近年来来首位担任正部长的民主党派人士。

  此外,新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公开亮相。报道说,25日上午10点,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大幕,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5万书商携包括音像制品在内的26万种图书供读者参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开幕式上表示,全国书市将展现出出版业的最新成果,有力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

----------------------------------------------------------

高检强调公务员涉建设领域商业贿赂都要一查到底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五日电 (记者 朱大强)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组长张耕今天强调,对于国家公务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在城镇建设领域与开发商、建筑商等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无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

  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在此间举行。张耕指出,各级检察机关要精心组织,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

  张耕说,首先要突出办案重点,对那些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大、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商业贿赂犯罪大案要案和窝案串案,国家公务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与开发商、建筑商等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案件,无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依法予以追究。

  其次,要积极发现和排查案件线索,努力拓宽案件线索的来源渠道。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举报有关犯罪,积极深挖犯罪。同时加强与建设、国土、税务和纪检监察、工商、审计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理顺案件线索移送机制。

  第三,要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对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涉嫌重大商业贿赂犯罪的案件要明确办案第一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侦查一体化机制的作用,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各地检察机关要增强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积极配合承办单位协查案件。

  张耕表示,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要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讲究办案的方式方法,要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自觉把依法办案的原则贯穿到办案的各个环节。

----------------------------------------------------------

潘岳:信息越不公开,特殊利益勾结的机会就越大 
2007年04月26日 06:35 来源:新京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将加强公众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权

  公众获取更多的环境信息不会导致冲突的增加,而是及时缓解冲突、解决矛盾。

  信息越不公开,特殊利益勾结的机会就越大,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就越大,谣言的市场就越大,不稳定的因素就越大。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各种环保事务进行的过程中,公众能够及时得到环境信息并表达意见,各方达成妥协与共识,而不是在造成既成事实后产生冲突。

  我们宁可要争吵的决策过程,和谐的结果;也不要‘一致’的决策过程,混乱的结果。

  昨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改变“不公开为惯例”的基本规则,环保总局不怕暴露缺点被人指责。《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在加强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后,下一步还将加强公众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参与权。

  “让信息公开成为惯例”

  新京报:国务院公布信息公开条例后,环保总局是第一个制定公布本部门信息公开办法的部门,是出于什么考虑?

  潘岳(以下简称“潘”):公众是环境的最大利益相关者,我们发现,公众参与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参与意识,而是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我们就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从2006年开始,就在着手起草这一办法。

  新京报:目前中国的环保并不是垂直管理,环境信息的公开势必在有些时候会和地方利益冲突,地方环保部门也有可能不去执行这个《办法》,对此环保总局有没有相应的对策?

  潘:《办法》对此作了有针对性的约束性规定:地方环保部门不依法履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义务的,上一级环保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我必须承认,环保总局没有权力直接对不执行信息公开的地方环保官员进行行政处罚,但我们可以强烈要求地方政府这样做,我们也可以建议监察部依据《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中国的一个特色是:在博弈中确定规则,而不是规则制定得非常完美之后再去博弈。

  此次《办法》的最大意义在于改变了基本规则———把“不公开为惯例、公开为特例”变成了“公开为惯例、不公开为特例”。按照这个规则,在环境领域内,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得以重新定义,关键取决于各方如何利用新的基本规则去博弈。

  环保总局此次出台《办法》,就是希望能够以此为起点,推动一系列关于公众参与的体制和政策变革。现状的不足不是裹足不前的借口,而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得不到信息会谣言四散”

  新京报:信息的公开要求环保总局的行政和执法的透明,这些方面环保总局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潘:做好了。从“圆明园防渗听证会”开始,我和同事们就确定了一个信念:透明的行政执法和深度的公众参与是解开中国环保困境的一把钥匙。既然要率先进行实验,我们就不怕暴露缺点,也不怕挨骂和得罪人,只希望公众的监督和批评能够促使环保部门率先完成向“阳光环保”、“透明环保”的转型。

  新京报:你认为中国公民目前的环境知情权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还有哪些不足?

  潘:坦率地说,公众的知情权还非常、非常地不够。

  很多地方,村子附近有重大污染企业,问它排什么污水、排了多少,被回答说是“商业机密”,问多了还有危险,连记者都会被打。县里市里要在水源地附近上大项目,什么时候上,有没有污染、污染了怎么办,这是“国家机密”,甚至常规性的污染企业名单,也有可能迟迟不见天日。

  各种法律中“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的抽象原则,如果没有“谁来公开”、“怎样公开”、“不公开怎么办”的具体规定,就容易变成一纸空文,变成特殊利益勾结的腐败温床。公众得不到信息,表达不了关切,就会丧失对政府的信任,谣言四散,影响社会稳定。

  新京报:获得知情权并不意味着就完全获得参与权,中国公民的环境参与权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潘:信息公开是最基础的一步,下一步应该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参与权。比如对于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务,各级政府应该举行符合一定程序标准的听证会,邀请公众发表意见,并对是否采纳、如何采纳公众的意见作出合理、及时的解释。

  采写:马力


---------------------------------------------------------

天津特警新式装甲车亮相 主攻突发事件

 

    警用蓝色车体,“天津特警”四个大字赫然醒目。昨天,天津市特警配备的一辆装甲车和两辆防弹运警车闪亮登场,它们个个身价不菲。记者登上了现代化的警用设备,现场体验,与装甲车和防弹运警车进行了近距离接触。

    装甲车外观采用切块式的倾斜几何形体造型,外观威猛。车体为全封闭结构,车身前部和两侧的斜面结构,具有较强的动感效果,同时也提高了防护性能。记者进入驾驶室,发现车体前方设置全景防弹玻璃,视野宽阔,可确保车内特警快速掌握车外状况。车体左右两侧及尾部设有12个观察窗和8个大号射击孔,特警在紧急情况下能通过射击孔使用防暴枪、自动步枪进行有效射击。

    车身上配有锤、斧、镐、铲和断线钳,运警舱可乘坐10名全副武装的特警。根据任务需要,车内可搭配切割、破拆等专用工具,用于清除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物,以及在救援时切开或顶开汽车以及建筑物,营救被困人员。特警还可以在车内装载气垫船,以便于水上作业。

    最引人注目的是,车顶前部设置有可旋转式天窗,后部设置有后开式舱盖,可用作执勤巡逻瞭望。车顶还安装有双向换气扇,四角各安装有红色频闪警示灯,并设置有防护网。

    进入防弹运警车,记者发现,车内设置了GPS卫星定位系统、防弹瘪胎继续前行装置,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防弹运警车的车窗和车灯用坚固的铁丝网防护,以抵挡攻击。车上装备有电脑、录像和DVD刻录系统、能发射催泪弹和烟幕弹等弹药的榴弹发射器、卫星导航、探照灯、搜索灯、夜视设备和大功率广播喇叭等。


 

资料图:重庆警用装甲巡逻车上街执勤(转自国际在线)


----------------------------------------------------------------

英国广播公司 比选接班人习*近*平先得分



  当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书记被证实后,中共“党的喉舌”受权发表的新闻稿中曾突出报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贺国强在上海市党政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中央对上海的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上海市领导班子建设和做好全市当前各项工作又作了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上海市委书记的配备,是从全国工作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上海市的特殊地位和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交流的精神,经过认真比选、反复酝酿、慎重研究决定的。

  事后,已经有中央党校的教授在接受外界采访时分析道:“比选”是中共人事决策过程中的惯例。“大凡都有几个候选人,由党委讨论研究集体决定。”但在公开场合提比选,还是比较罕见。而据笔者所查阅的公开资料,过去所有的中共省级一把手的任命过程中,无论是贺国强本人还是中组部某位副部长前往宣布,公开报道中从未用过“比选”两个字,包括贺国强在上海宣布完习*近*平的任职随即前往天津市宣布张高丽的任命,也没有使用“比选”两个字。

  而之特别强调对派往上海的习*近*平是经过了中央的“认真比选、反复酝酿”,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其一是强调对上海的特别重视。其二是给代理了半年市委书记的韩正一个台阶(不是中央不信任韩正,而是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过于重要了)。其三是有利于在公开宣传上为习*近*平造势——虽然他和同时被决定接掌天津的张高丽均会成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政治上的重要性还是有程度区别的。其四就是之所以要“认真比选、反复酝酿”,就是因为在最终决定由习*近*平“上垒”之前,无疑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异地派入的新任上海市委书记,不但要从胜任一届上海市委书记和(当然的)政治局委员的角度考虑人选,更要从培养中央领导层下一代接班集体的主要组成人选的角度,甚至从总书记和总理的接班人选的角度考虑。

  自韩正代理了上海市委书记之后不久,外界关于韩正也涉及贪腐问题的报道便层出不穷。但即使是韩正至今没有被查出任何经济问题,半年前在陈良宇下台的同时仅仅宣布韩正为“代理”市委书记,即已经予埋了上海市委的正式一把手最终还是要由中央空降的政治伏笔。无论是前不久同时进行的六省(直辖)市的一把手调整还是过去若干年来陆续发生过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一把手的中途调整,无论是中央空降(比如赵洪祝由中组部常务副部长被空降为浙江省委书记)还是就地安排时任行政一把手顺位继任(比如二零零三年八月时任青海省委书记苏荣奉调甘肃,时任省长赵乐际顺位接替),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为(正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无需一个“代理”的过程。

  其实,即使韩正是一个找不出经济问题的干部,中共高层仅仅是基于陈良宇的经验教训,也再不愿意安排一个从未离开过上海半步,从未有过地方上艰苦奋斗之资历的干部以上海市委一把手身份进入中央政治局,进而以“黄菊模式”进入下届中央领导核心层。而在陈良宇事件曝光后,不但给胡锦涛政权在上海实现干部异地交流扫清了障碍,更因为上海就地提拔起来的干部在全国全党范围内威望扫地,给已经浮在台面上的中共第五代接班人选制造了一个在全国和全党范围内提高声望的绝佳机会。从这个角度分析,在所有被外界推测到的中共第五代接班人选里,习*近*平等于是赶在十七大召开前几个月即被安排提前上垒。

  现在,一分析到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接班人选,外界很自然地联系到胡锦涛经历过的接班模式,但未来十七大的人事安排结果,也可能会证明胡锦涛等人将采取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在新一届的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层面同时安排数名“年富力强”者(比胡温年轻十岁左右),然后在十七大至十八大之间的五年时间里持续对这几个人里进行“考验”和“比选”。而如果十七大的人事安排结果证明胡锦涛的接班人并没有被明白确定,那么如今的上海市委书记的位置,就似有一层为他在全党范围内拉抬威信,在十七大党代表中聚拢选票的考量,从而为习*近*平创造了在未来五年内“比选”胡锦涛和温家宝接班人过程中很可能最终胜出的优势。(作者 高新)

----------------------------------------------------------------

山东省委原副书记杜世成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被双开
2007年04月26日 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照片:杜世成 中新社发 洪少葵 摄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电 去年十二月以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山东省委原副书记、青岛市委原书记杜世成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经查,杜世成在担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和市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情妇收受他人财物达数百万元;生活腐化。

  杜世成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其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其中受贿问题已涉嫌犯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经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给予杜世成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对其党纪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对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议报编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7/0427/38638.html